在工業現場,由于最靠近底層工業設備,工控系統軟硬件在企業推進智能制造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重要的工業控制系統,2022年,PLC又將會迎來怎樣的發展?
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PLC的發展歷程:
從上世紀六十年代末PLC誕生之日起,伴隨著幾十年工業自動化的發展,PLC的應用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在國內外已廣泛應用于鋼鐵、石油、化工、電力、建材、機械制造、汽車、輕紡、交通運輸、環保、水處理及文化娛樂等各個行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工業4.0時代,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制造成為大趨勢,中國的自動化水平日益提高,IT與OT加速融合。而可編程控制器(PLC)作為OT(運營技術)以及工業自動化的關鍵設備以及工業互聯網底層的重要組件,也隨之得到了巨大的進步。
大型PLC:主要用于項目型市場,受疫情影響,項目型市場表現一般,電力、汽車等行業持續低迷,鋼鐵、化工、冶金等行業相對表現較好。
中型PLC:除項目型市場外,由于中型PLC在OEM行業也有較大應用,增長情況好于大型PLC,中型PLC需求量相對較大,液晶、鋰電池、物流、光伏等行業同比增長。
小型PLC:主要應用于OEM市場,小型PLC同比上漲幅度高于大中型PLC,OEM市場整體好于項目型市場。
近年來,隨著制造業對自動化需求的不斷增強,作為工業控制最為重要設備之一的PLC市場發展迅猛。雖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2020年自動化整體市場形勢較2019年同期增速放緩,但全年自動化市場,仍保持小幅度正增長。2020年PLC整體市場規模在129.9億元,同比2019年為增長11.6%。
但疫情紅利也對國內市場帶來了一定的正面影響:一、二季度受到疫情相關行業(口罩機、防護服、醫用紗布等)帶動,PLC市場有所復蘇;加之隨著國內“新基建”政策投資力度的不斷加大,擴大市場需求,帶動整體市場向好。
目前,外資品牌PLC把握著絕大部分市場,尤其是在中大型PLC領域占有絕對優勢地位。
在2020年外媒《Robotics Automation》評選出的前22名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制造商榜單中,西門子、霍尼韋爾、施耐德、ABB、三菱電機等眾多工控巨頭企業赫然在列,仍然是歐美日占主導地位,其中日本公司有9家,德國公司5家,美國公司2家,中國1家。
由于種種原因,國產品牌的PLC在國內PLC市場份額所占比例很小,一直沒有形成產業化規模,主要集中在小型PLC領域。特別是疫情紅利和電子半導體、鋰電池以及光伏等新興行業的快速拉動作用,使得像匯川、信捷等國產廠商2020年PLC市場份額迅速增長。
雖然小型PLC單體價值較小,但由于其用戶群規模龐大,總體采購套數較多,在2020年PLC市場中小型PLC占據48.8%的份額。由于小型PLC的主體客戶群為OEM行業,2020年OEM行業整體好于項目型市場,導致小型PLC市場整體呈增長趨勢。
近年來,隨著國產工控企業在產品技術研發以及市場推廣方面的持續發力,匯川、臺達、中控、和利時、永宏、安控、臺安、豐煒、傲拓、信捷、科威、正航等眾多國產PLC品牌,憑借較好的性價比贏得了一定的市場份額。與國外工控巨頭相比,國內公司在開展PLC業務時有較大的競爭優勢,如需求優勢、產品定制優勢、成本優勢、服務優勢、響應速度優勢等。
從技術發展來看,國產PLC替代空間極大,專、精、高和深挖細分市場或許是國產PLC的“出路”。2022年,國內廠商需要持續提升自主核心技術能力,把握住未來PLC技術和市場的發展趨勢,擴大市場份額,爭取話語權。此外,國內企業應該擁有公平的競爭環境,同時政府也應給予國產中小企業的支持。
下一代PLC的架構肯定會向更開放、分布式、具有充分的可互操作性和內在信息安全的方向發展,國產PLC軟件企業可以大量地吸取和采用開源云計算軟件技術,并結合工業自動化的要求和特點,從而走出一條具有持久生命力的開發之路。
1、網絡化
網絡化和加強通訊功能是PLC近些年發展的1個關鍵方位,往下可與好幾個PLC控制站、好幾個I/O架構聯接;往上可與工業計算機、以太網接口、MAP網等聯接,組成全部加工廠的自動化技術自動控制系統。
2、高可靠性
自動控制系統的可信性日漸變成工程設計行業受關心的聚焦,PLC已經自確診技術性、冗余技術、試錯技術性普遍地應用于目前產品中,很多企業已發布了高可靠性的冗余系統。
3、多功能性
PLC的功能越來越多,以便融入各種各樣獨特功能的必須,在原來智能化控制模塊的基本上,各企業相繼發布了新的程序模塊。
4、小型化、成本低、簡易實用
很多企業也剛開始高度重視小型化、成本低、簡易實用的系統軟件。原先許多只生產中、大中型PLC產品的廠家,正在逐步發布這行的產品。
5、控制與管理功能集成化
為了實現智能化大生產的控制與管理的必須。PLC將普遍選用互聯網解決技術性、無線通信網絡和圖型光電技術,使PLC系統軟件的生產管控功能和信息化管理功能合為一體。
6、編程語言向高層次發展
PLC的編程語言在原來的梯形圖語言、次序功臺 語言和命令語言的基本上,不斷完善,并向高層次發展。運用PC編程技術的軟PLC已經越來越流行。
總而言之,2022年,PLC將繼續朝著網絡化、國產替代、高可靠性、多功能方向發展;也朝著小型化、成本低、簡易實用方向發展。
在智能制造的大潮下,PLC市場具有超大的增長的空間,國產品牌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但若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持續增長,還尚需時間的考驗,尤其是替代國外大型頭部企業的大中型PLC市場份額,這也是未來本土PLC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