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控機床,號稱裝備制造業的“工作母機”,是現代化工業體系的基礎。受此影響,機床行業的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也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制造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
雖然我國早已成為全球制造業第一大國,但在大多數國人的印象中,國產設備尤其是國產機床仍然是“低端工業產品”的代名詞。
單就數控機床這一項設備而言,國產的質量水平的確與海外存在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高端數控機床領域。
目前,國內需要高端數控機床的企業仍然高度依賴海外進口,北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幾乎壟斷了全球高端數控機床市場。
不過,隨著工業4.0時代的到來,以及國內數控機床產業規模迅速壯大,我國繼續掌握作為高端制造“工業母機”的數控機床的制造技術,加速實現國產替代。近年來,國產已經在搶占競爭制高點。
日前,國資委在會議中強調:要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針對工業母機等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緊接著,秦川機床在8月23日開盤后迎來漲停板,與秦川機床一樣盤后股價大漲的還有海天精工、合鍛智能、沈陽機床等多家中國數控機床制造商。
縱觀國內的數控機床行業,大部分中國公司都以國內市場為主,尤其是制造業發達、對數控機床需求量大的華東地區。
得益于近兩年國家對內循環的重視以及對國內需求的刺激,海天精工、沈陽機床等中國數控機床行業龍頭擁有了較大的發展空間。
另外,從產品方面來看,筆者提到的上述上市公司都逐步加大了對中高端數控機床的研發和攻關。
從目前的走勢來看,中國數控機床產業正在由大變強。
不過,這個過程要比想象中更加艱難,因為我國企業需要繞開海外嚴密的知識產權封鎖,在實現有效技術創新的同時,還需要打破國內企業對國產設備的固有印象,構建起完善的本土化產業鏈。
而高端數控機床之所以難以被攻克,一方面是因為歐美日等發達國家掌握著基礎的技術專利;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高端設備的研發周期太長,很少有企業具備研發實力和勇氣。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公布的中國數控機床行業競爭梯隊示意圖顯示,我國數控機床行業集中度相對較低,龍頭企業規模仍然較小,銷售額大于15億元的企業只有創世紀、海天精工、秦川機床三家。
即使中國企業打破了海外的技術壁壘,也還有客戶壁壘等在前面。
海外巨頭長期壟斷的情況下,上下游企業之間已經達成了長期且穩定的合作關系,下游客戶不會背負風險輕易更換上游高端數控機床供應商。
故而,擺在中國企業或者整個中國高端數控機床產業面前的困難非常多,但筆者有信心,這些困難會被一一攻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