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4月,回頭看第一季度,真正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有的是喜迎業績上漲,有的卻是揮淚裁員關廠。疫情期間,對自動化設備廠商來說,口罩機就是挺過至暗時刻的靈丹妙藥。而沒有涉及口罩等防護物資的自動化廠商,已經在多重壓力之下考慮裁員,甚至關廠。
訂單:內銷下滑、外銷艱難
“訂單下滑60%”、“客戶通知項目暫停甚至取消”,在網絡的某個角落,一群人在表達對目前形勢的擔憂。涉及數控機床、工裝夾具、伺服電機、步進電機、機械加工、非標機械設計制造等自動化廠商,很多都沒有逃過這一劫。往常,春季是工廠采購設備的忙季,而今年由于疫情影響,很多企業上半年預算吃緊,已經暫停了自動化設備投入計劃。
一家客戶以車企、汽配廠為主的機器人系統集成商,在這期間僅能接到一些零星的小項目、小改造,和同行一樣,現都在做方案,降價搶單,實際項目幾乎沒有。
盡管國內自動化設備廠商訂單有下滑,不過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控制,消費也逐漸回升,消費端傳導到生產端,需要一定時間,整體在回暖。
與之相比,外貿出口型企業的處境更加艱難?!坝嗀浿芷谘娱L”、“零星接到小單”、“生產線半停工”、“從過年到現在,已經三個月沒有新訂單”,這是普遍狀況。出口行不通,就轉而開拓國內市場,希望能靠國內訂單撐過這段時間。
已經開工的企業,也未必好過,有的在加班趕貨,趕在出口國家沒有停擺之前出貨;有的可能是在安排生產年前的任務,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是否有轉機,還是個未知數,有人預測,或許會更難。
還有一些企業,不僅沒有新訂單,甚至有客戶取消訂單,后續訂單乏力,已經在準備裁員。
沒有人知道什么時候可以恢復往日生產的繁忙景象,四川一家從事3C自動化檢測和裝配設備制造的企業,產品大部分出口美國,3月份業績下滑50%,目前該廠已經實行輪休制度,如果海外疫情繼續蔓延下去,可能持續一整年。
零部件:國外斷供,國內替代
不少自動化廠商都表示,目前國內零部件供應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反而是涉外零部件供應出現了緊張的情況。
自動化設備的核心部件往往來自海外。然而全年疫情的蔓延,國外零部件廠商,尤其是處于歐美地區的,都已經停工或減產,部分有能力正常供貨的廠商也因為物流問題導致交期延長。
產品出不去,零件進不來。有國內代理的海外供應商,一般在國內有庫存,受影響小一些,但隨著疫情持續,采購周期也要延長1-3倍。已經有不少企業開始尋找國內替代品,這是解決供應鏈緊張的唯一辦法。不過那也不容易,模具廠正忙著做口罩機配件,大多數情況下無暇接散件,量大才有主動權。
海外供貨不穩定,國內企業正在加緊備貨。一家做夾具、模具的企業,產品主要供應國內的汽車和精密機械客戶,訂單雖未受太大影響,但要進口部分零部件,目前已經在儲備常用的進口零部件。
另一方面,如果國內零部件出不去,訂單不能持續交付,不少海外客戶將物色新的供應商作為替代,這可能導致客戶永久性丟失。
為此,各地政府部門紛紛出臺廣泛的政策舉措解決這些難題,包括中小企業房租減免、延期納稅和繳納社保、社保返還、稅費減免、貸款利率下降、貸款貼息等。在拉動內需上,中央已決定對人工智能、大數據中心等新基建加速布局;全國各省市都在推出消費券,用以提振疫情后的消費恢復。
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院長閆海峰認為,從年后正式復工復產算起,僅靠企業自身力量,大多數企業平均只能支撐三個月。建議各級政府以及相關機構,特別是金融機構,盡快對大量中小外貿企業實施切實有效的救助計劃。如果6月份之后再實施救助,極有可能錯失窗口期。